【儀器網 時事聚焦】“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,溫飽對于人民來說,是美好生活的關鍵一步,而提到溫飽,就不得不提一個人——袁隆平。今天小編上班路上瀏覽新聞的時候,看到了《科技日報》刊登的一則名為《“90后”袁隆平:依然管不住他那邁向稻田的腿》。文章具體內容這里就不多贅述了,但是文章中多次提及袁隆平對于雜交水稻的執(zhí)著,卻發(fā)人深思。
袁隆平對于雜交水稻的貢獻,我想國人皆知,但是耄耋之年的他即使身體已經90歲,內心對于雜交水稻卻依舊執(zhí)著,無論是在艷陽下依舊堅持工作,還是周圍人給出的“活地圖”的評價,亦或是他給團隊定下的公關目標——沖刺“禾下乘涼夢”,繼續(xù)鞏固每公頃18噸產量目標;選育耐鹽堿稻,瞄準每公頃產量4.5噸的目標;發(fā)展第三代雜交水稻——從文章中,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出袁隆平對于事業(yè)的熱愛,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執(zhí)著。
當然,這樣的人不止袁隆平。屠呦呦發(fā)現(xiàn)了青蒿素,為瘧疾的治療提供了巨大的成果,無論是作為諾貝爾生理醫(yī)學獎的華人獲得者,還是作為一個藥學家,她同樣偉大。
事實上,如果真的要列舉起來,有過巨大貢獻的科研學者難以用千余字的文章來清楚的講述,但是,包括袁隆平、屠呦呦在內,他們身上卻有著一個共通的特質——對待科研的態(tài)度。
每個人都需要生活,將科研視為工作來謀取適當?shù)幕貓蟮男袨槭菬o可厚非的,但是,需要承認的一點是,這些學者對于科研的態(tài)度比起工作,已經更接近于一種情懷了。或許有人會有所質疑,認為情懷和“規(guī)則”“效率”是對立的,其實不然?!吨袊茖W報》2018年3月18日曾刊登過一篇文章,其中提到,科研的目的“不在于塑造不食人間煙火的科學家,進而束縛住他們追求科學探索、勇于實現(xiàn)價值的手腳”,而是為了“倡導一種價值導向的回歸、精神家園的堅守、群體責任的彰顯,讓他們不在利益紛擾中迷失方向,不在時代急流中進退失據(jù),既保持思想精神的獨立,又有兼濟天下的胸懷”,顯然家國情懷也好、年輕時候的夢想也好,比起“科研機器”,社會發(fā)展需要的是更加有血有肉的“科學家”。固然,那些造福人類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我們的敬佩,但是那份為家、為國、為理想的精神,卻更能激勵“長江后浪”們越涌越高。同樣回過頭來看情懷和“規(guī)則”“效率”,如果一味的固守成規(guī),效率就不會被限制嗎?科研是自由的,只要不違背倫理道德,規(guī)則也可以被打破、被修改,而讓一群真正有水平又熱愛行業(yè)的有志之士參與到科研,難道不是一種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徑嗎?
人的情懷有許多種,或是夢想,或是責任,或是選擇,或是寄托……但是,愿意將科研作為情懷,恰恰說明科研對于其的重要性,正因為有哪些醉心科研的人在不斷奮斗,國家才會不斷強大。
(參考資料來源:科技日報、中國科學報)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