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
儀器網 政策標準】目前,消費端碳排放已占到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53%,不容忽視。然而消費端碳排放分散,涉及面廣泛,取決于公眾消費意愿和行為的選擇。消費端減碳還有很多難題亟待突破。近日,團體標準《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》(以下簡稱《導則》)正式發(fā)布,以測算評估公民綠色行為的碳減排量,激勵公眾踐行綠色行為,推動綠色生活方式廣泛形成和貢獻“雙碳”目標,為衡量消費領域的碳減排量貢獻一把“標尺”。
《導則》在制定過程中嚴格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》及其《實施細則》、GB/T 1.1-2020《標準
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: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(guī)則》和《團體標準的結構和編寫指南》T/CAS 1.1-2017進行編制,遵循公開、透明、公平的原則,與現行法律、法規(guī)、規(guī)章和政策以及有關基礎和相關標準不矛盾。
《導則》對公眾
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、辦公、數字金融等7大類40項綠色低碳行為進行了分類、細化和描述。例如,居住領域包括使用清潔
能源、使用綠色節(jié)能產品、節(jié)約用水、節(jié)約用電、生活垃圾分類、使用綠色
建筑或節(jié)能建筑等;飲食領域包括減少一次性餐具、光盤行動等;出行領域包括機動車停駛、公交出行等。
《導則》明確規(guī)范了公民綠色行為碳減排量化基本原則、要求和方法,適用于指導公民綠色行為碳減排量化評估規(guī)范的編制、公民綠色行為碳減排量化評估等內容,為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提供標準支撐。
這是為首次全面系統(tǒng)探索制定公民綠色低碳行為量化標準,《導則》填補了公民綠色行為碳減排量化評估標準的空白,有助于指導相關方對碳減排行為進行評估測算,改善環(huán)境績效,增強公民生活綠色化,助力全社會減污降碳。同時,《導則》的發(fā)布也將為解決地方碳普惠面臨的減排場景不清晰、減排標準不統(tǒng)一、減排量計算不科學等問題提供指導和啟發(fā),為未來建立全國碳普惠自愿碳減排市場奠定參考標準。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